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“以前每天要人工采樣6次,數據滯后還容易出錯,現在坐在中控室就能看到實時數據,傳感器運行半年沒出過一次故障。”吉林省某市自來水廠負責人李工對改造效果贊不絕口。2024年,該廠投資380萬元進行水質監測系統升級,核心替換為博取儀器IEC-DNFA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,實現從水源水到出廠水的全流程監測,數據準確率從89%提升至99.8%,運維成本降低70%。改造背景:傳統監測的三大痛點該廠原有系統采用電極式電導率傳感器,面臨三大難題:?維護頻繁:水源水藻類多,電極每月需酸洗2次,每...
2025年5月,湖南省《水污染源錳、鉛、鎘在線監測系統技術規范》正式實施,要求工業廢水排放口需安裝多參數在線監測設備,數據每小時上傳至省級平臺。這一政策加速推動工業廢水監測從“末端達標”向“全過程優化”轉型,而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憑借抗污染、寬量程等優勢,正成為化工、電鍍、制藥等行業的“剛需配置”。政策驅動監測升級,從“事后處罰”到“實時預警”傳統工業廢水監測依賴人工采樣,數據滯后超24小時,某電鍍園區曾因暴雨導致氨氮超標未及時發現,引發河道污染,企業被處罰200萬元。而部署博...
2025年4月,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DB31T1091-2025)正式實施,新增電導率檢測精度要求,將水質監測推向“高精度、智能化”新階段。與此同時,全球電導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億美元,中國貢獻超35%份額,其中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以12.7%的年復合增長率在細分賽道。在政策與需求的雙重驅動下,這一技術正從工業廢水、市政供水向半導體制造、生物醫藥等領域加速滲透。政策倒逼技術升級,感應式傳感器成合規。新國標明確要求飲用水電導率監測誤差需≤±2%,傳統電極式...
“以前8個人輪班巡檢,還是趕不上數據上報時效,現在系統自動監測、自動上傳,我們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。”寧夏某三甲醫院后勤主任王工感慨道。2024年,該院為響應《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466-2005)修訂要求,部署博取儀器DCSG-2099多參數水質在線分析系統,實現廢水pH、電導率、COD等6項指標實時監測,運維人員從8人減至2人,年節省成本60萬元,數據在線率達99.9%,順利通過自治區環保驗收。改造前痛點:醫療廢水監測的“三座大山”該院原有監測方式存在三大問...
2025年3月,《GB5749-202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全面落地,實時監測要求推動水質微型站市場迎來爆發。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,2025年國內微型站采購量同比激增45%,其中哈希MS9000、聚光MiniStation-3100與上海博取MSI-6088占據80%份額。這場“三國殺”中,誰能真正平衡精度、成本與場景適配性?精度對決:從實驗室數據到實戰表現在上海某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對比測試中,三款設備同時監測同一地表水樣本(COD濃度5.23mg/L),結果呈現顯著差異:?上海...
2025年7月,上海博取儀器憑借MSI-6088水質監測微型站的核心技術突破,成功入選上海市"專精特新"企業名單。這家深耕水質監測領域17年的企業,正通過物聯網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,重新定義行業智能化標準。當傳統監測站還在依賴人工巡檢時,MSI-6088已實現"實時預警+預測性維護"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將運維成本直接削減30%。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警:AI重構監測邏輯凌晨3點,寧夏某醫院的水質監測中心突然響起警報——MSI-6088微型站的余氯傳感器數值出現異常波動。系統自動觸...
新國標GB5749-2022實施:地表水監測迎來技術革命2025年4月,《GB5749-202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正式落地,其中“實時數據傳輸+數字化管理”的強制要求,直接推動水質監測行業從“人工采樣+實驗室分析”向“在線實時監測”轉型。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,新國標實施后,地表水自動監測站覆蓋率需提升至85%,傳統監測站因占地面積超12㎡、單站成本超50萬元的劣勢,正逐步被微型站取代。上海博取儀器研發的MSI-6088水質監測微型站,以“占地面積<2㎡、部署成本降低50%”的...
在化工連續反應過程中,酸堿濃度的精準控制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與生產安全。例如,某精細化工企業因NaOH濃度監測滯后導致中和反應過度,不僅造成原料浪費,還引發設備腐蝕隱患。此類問題的解決依賴于酸堿濃度計的核心功能——通過電導率測量實現溶液濃度的實時轉換與監測。電磁感應式測量原理電磁感應式電極結構是當前工業主流技術,其核心組件包括勵磁線圈與接收線圈。勵磁線圈通入交變電流產生交變磁場,當溶液流經傳感器時,會感應出與電導率成正比的渦流,接收線圈則檢測該渦流產生的感應電勢。這種非接觸式設...